扫墓拜山
扫墓
每年农历八月初三是我们老家扫墓的时间,一般根据农历八月第一个周末为扫墓日,通知同房宗亲一起前往老家扫墓,今年八月二十七号刚好是农历八月初一便约定在这天。
前一天老爸便在附近纸宝蜡烛店买好了几个参拜地的必需品如元宝蜡烛冥币等…第二天早上七点多往老家去,约好了八点在第一个参拜地集合。
回到大姑家吃了一碗猪肉粥,堂哥带上镰刀锄头等工具便往集合地出发,驱车10分钟左右便到达目的地没几分钟大家都到齐,大家分工明确先一同锄掉墓碑周围的一大片杂草,点蜡烛的点大香的烧元宝冥币等,当然这是有祖辈们留下来的顺序流程。四十分钟左右完成了所有流程最后点燃长长的鞭炮等放完带上“三生”到下一个参拜地。
几年前新修建放祖先们遗骸的地方,原先在村道旁因修建惠州机场路征收了。前几天请家里堂哥把周边的杂草清理了一遍,我们当天过去便可以轻松不少只需清理坛子周边的杂草。此时的太阳已露出獠牙般的热度,汗流浃背是必然。两边摆放着装有祖先们遗骸的坛子,参拜完最后到村里“祠堂”,已经倒了十几年没人牵头修建如今参拜也只能在门口废墟上,里头已经长满了杂草树木难以进入~
到丈母娘家送礼
在村里一家饭馆定了午饭,吃完结算后也就结束了当天的扫墓行程。
下午则还有一事要做,每年中秋节送礼媳妇家的大舅二舅等直系亲属,在家歇了半个小时和媳妇到附近水果批发市场买水果和月饼等礼品,逛了半个多小时买了红心柚子、红富士苹果(进口货12个苹果58元包装倒是挺好看)、高山黄桃、黄皮哈密瓜、月饼。
四点采购完毕回家带上儿子女儿去丈母娘家蹭饭,三十五分钟左右便到媳妇的大姐一家人也过来了,帮忙杀鹅忙晚饭…
分好月饼水果便送给大舅二舅他们送下去,都在一条村步行两三百米便到,另一个在镇上媳妇和三姐骑电动车送过去。
碌鹅时间长,忙到八点多才吃的晚饭。有一份中秋礼包是媳妇姑姑家需要我们回去的路上送给她,折腾完回到家中已经十点,这一天下来累得~不要不要的。等大家都洗完澡差不多十一点,倒头几分钟便找周公解梦去了。
你这扫墓跟去丈母娘家送礼搁在一起,总感觉怪怪的。。。
我们也是就清明节扫墓,和七月半烧纸做节。
呵,懒呀...想到啥都写一起了,做了简单分层也罢..
我们老家是清明扫墓,然后七月十五在村口再烧纸祭拜一次。。。。
喔。大多数都是清明节,这个时节扫墓应该是祖先定的传统所以一直延续下来。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所以才会有入乡随俗之说。。。
我们一般只有过年才有时间扫墓。
过年人齐一点,很多地方也是那时候扫墓。
每次清明家族里相约着去扫墓,到最好只能见到一些比较年长的长辈,年轻人几乎见不到几个,感觉很悲观。我想可能等父辈老了之后,我们这辈连祖先的坟都忘记在哪里了吧.....
我是六七岁就搬出来,对于家里的长辈辈分也很模糊,我们家的族谱也不知在哪~据说我们这代是二十几世了
扫墓这个习俗应该是让后代能定期回来,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嗯嗯,每年这个时候不管在哪里都会回来扫墓,不过这几年的疫情在香港那边的没办法回来。
别说是扫墓了,连回家都回不了
可不是么,疫情期间在香港的亲戚也难回来。
说起来我好久没回过老家扫墓了
回家难,回家远~?
我老家那边是清明节扫墓,冬至挂纸,中元节烧纸;看来各地的风俗习惯还是有点不太一样。
挂纸是什么意思?
我只知道端午节我妈会挂一些草和烟熏的东西。
噢噢,这个可能是客家话,挂纸就是将几张打好的草纸压在坟头上,表示子孙已经回来祭拜过先人。具体可以搜索“挂纸 客语”了解更多~
作为客家人才反应过来,见笑见笑~我们老家扫墓不叫扫墓准确来说是叫“挂纸”或“拜山”。
这样挺好的,我们这边扫墓已经各扫各的了,不会结伴一起。
呵,完美错过高峰期~
或许下一代他们也会各扫各的,基本上都没怎么联系只有老一辈在组织。
这时候祭祖也挺好,错开人群,反而容易坚持。
好像也是,不用都挤在清明节那天,时间大家约好来非常人性化哈。
那么问题来了,清明时还要扫吗?
不需要的哈😊
蛮充实的一天,各地的习俗还真是不一样,我们河南那边只有清明和大年初一才去扫墓就像vian说的(烧纸)
安徽这么也大差不差
农历初三是祭祀灶王爷。没准你家祖上从事相关工作……
嘿嘿~这样子?也没听老人家说呢~
我老家那边是清明节扫墓(我们称之为烧纸)
烧纸钱,必须滴~
风俗习惯不一样
是的~小众化扫墓错开人群。
我们都是清明节,这个时间点没得风俗。
每个地方习俗不一样,大年初一也有不少人扫墓。
我们老家也是这个时间点扫墓... 只是我没回去
据说我们祖先就是福建那一带迁移过来的…
那估计也是福建莆田过来的。
老福州人 —— > 福建莆田 —— > 广东 —— > 海南